為了通過台湾世界展望會的新進人員考評,羊免不了要讀一些專業的書籍或文章並撰寫心得。這本書是最後的重頭戲,原以為心得報告會很不好寫,也很不願意寫,但後來一旦下筆,很多想法就不禁的冒了出來,竟然也可以扯出一篇滿像樣的論述…。在還沒有成為世展會的智慧財產之前,先貼來羊的小布好了~\(^0^)\ /(^0^)/ \(^0^)\ /(^0^)/
 
生態系統理論-社會工作最重要基礎理論之一
  「生態系統理論」(係「系統理論」與「生態理論」的整合理論,現在已較少有人在談單獨的系統理論,為呼應本書架構,以下仍簡稱系統理論)是社會工作的最重要基礎理論之一,以社會工作「人在環境中」(Person In Environment/Situation,PIE/PIS)的觀點,生態系統理論特別聚焦在個人與其所處環境之互動與交流。其理論架構中像是「界限」、「交互作用」、「次系統」、「規則」、「穩定」、「變動」、「產出」、「輸入」、「運作」、「開放」或「封閉」等概念,相信每位社會工作系的學生都耳熟能詳,在參加社工師考試時信手捻來都可以洋洋灑灑寫出漂亮的理論內容,根據該理論衍生出來的「家系統」或「生態圖」更已是所有實務工作者的撰寫個案紀錄的必備技巧。但是,這個理論應用在真實的實務工作中又是如何呢?甚至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又是如何的看待問題的成因與思考解決之道呢?這恐怕又會令許多人感嘆道:「理論是理論,實務是實務」。
 
初次閱讀本書的感想
  「弱勢家庭的處遇」這本書羊讀了2遍,在閱讀第1遍時,與拜讀其它中文翻譯的歐美社會工作書籍的感覺相差不遠,總會覺得這些東西「太西式」、「與台灣的本土民情不符」,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忍不住就融入內容情境中,並與台灣社工員的社會地位或現實狀況做一比較。在美國,特別針對非志願案主,社工員的任何介入或處遇,往往是立基於法院裁定或判決的基礎,亦即在有公權力做後盾的情況下,在案主面前展現強勢的作風與位居優勢的主導地位,這當然關係到專業成熟度,社會工作在台灣僅是「半專業」或「不成熟的專業」,更是關係到美國與台灣法律系統的不同。台灣為大陸法系的國家,法院做出裁定或判決往往曠日廢時,司法體系要與社政體系做出整合,悲觀一點甚至可說是「無期待可能性」。社會工作本就起源於英美,把一套英美法系國家的制度引進大陸法系國家,本就會產生「水土不服」的情況。在台灣,就算是公部門的社工員也會有無能無力的感嘆,更何況是像我們這種私部門的社工員?社工員往往要帶著「資源」才能「敲開」案家系統封閉的大門,像是展望會的SP業務的社工員帶著助學金或醫療補助,或是公部門社工員為案家申請急難救助金等。在不同文化的比較與衝擊下,書中所記載的各種會談或處遇的情境,像是案家全員到齊與社工員進行會談,羊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更難以想像這些場景會有可能在台灣的實務工作中出現。
 
再次閱讀本書的不同領受
  但在讀第2遍時,已距離讀完第1遍快2個月了,羊在想法上又與讀第1遍時有些不同,應該可以說是變得較柔軟一點了。的確,美國的社會工作者所享有的社會地位與專業優勢,不是台灣的社會工作者所可以比擬,甚至台灣再過100年也無法到達美國的水準。但是書中所提及的許多重要的觀點,卻可以在羊在實務工作中看待、解讀案家問題成因,或是要採取任何處遇時,提供更周延、且更謹慎的思考向度。社工員心中常存系統理論,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操練,就可避免「見樹不見林」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謬誤。
 
  相較於其它社會工作概論的專業書籍對系統理論只是走馬看花般的帶過,這本書對系統理論的理論架構與重要概念有更詳盡的教導,且對於要如何將系統理論運用在家庭社會工作中,有相當清楚的解析與範例說明。其中像是系統的最重要基礎概念-「聯結」與「重複模式」、「轉換」、「重新定義家庭假設」、「優勢觀點與增權」,或是保留專業實力,運用技巧鼓勵家庭成員視彼此為可用的資源等,很多都是羊不曾思考過的問題。
 
尊重與不批判的個案工作專業價值觀
  社工員經常會立基於中產階級的價值觀來看待案家,也因此會產生許多的不認同甚至是道德批判。我們常不能接受案父母拋家棄子在外面另組家庭,或是案主以與男人發生性關係來滿足心靈的需求,或是低收入戶家庭產生福利依賴的情況。甚至一般人在看待弱勢家庭時,往往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貧窮就是罪惡」,因為一定是這個人懶惰或道德有問題,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有一件事讓羊非常的印象深刻,就是上週六羊與大姊、二姊在茶店喝茶時,有位中年女子拿著一個籃子「哀求」我們購買裡面的物品,請我們「可憐可憐她」,籃子裡面全是些原子筆、牙線棒、濕紙巾、牙籤等生活用品,每項物品的定價都是100元(這當然是有一點昂貴)。大姊與二姊露出了很嫌惡的表情,想快點打發她離去,羊卻掏出100元向她購買了牙線棒,大姊便批評羊:「你平常省得要死,常在吃泡麵的人,為什麼要花錢買這個東西啊?你知不知道這些人都是騙人的啊!她好手好腳的怎麼不去工作,要在這裡賣這些東西,騙誰啊!」其實好幾年前的羊,對弱勢團體也是抱持著這種想法。羊在○○銀行工作時,辦公室的某位「極富正義感且嫉惡如仇」的襄理就曾說:「我真搞不懂這些遊民在想什麼,也沒缺手缺腳,卻不去工作,大白天的躺在路邊沒事做。我真想開1間毒氣室,把這些遊民全部關進去處理處理算了。」(後來這位襄理被我們戲稱為「○○銀行債管處台北催理中心附設毒氣室主任」)但羊轉換到社會工作的跑道之後,因著社會工作的專業訓練,也因著實務工作經驗,想法變得有所不同。羊瞭解到很多的弱勢與貧窮是大環境造成的(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個人因素),所謂的「好手好腳,有就業意願」,不見得就能找得到工作機會。如果現實的情況是連大學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了,就業機會又哪裡會輪得到這些離開職場已久的中年婦女呢?在彰化縣,連時薪10元的「撿蚵仔」的工作都有一堆媽媽搶著要做,這絕對是生活在都市地區的人們很難想像的生活經驗。社工員想要為案家增強權能,就得先要想辦法找出案家的優點,想要找出案家的優點,就得先要學習不批判、尊重案家,而這又得取決於社工員是否能真正設身處地的站在案家的位置來同理案家處境,而不是光用嘴巴說同理,也能夠運用許多初階同理心的技巧,心裡卻滿是批評與否定。
 
東西文化差異與機構限制
  在東方的文化,我們已太習慣「順從權威」,案家在面對社工員時,要不是拒絕社工員的介入,就是太依賴社工員說什麼或教什麼。一來案家已習慣不去思考,反正從小到大都被教導成「聽專業的準沒錯」;二來就是在事情不盡人意時可避免「自我歸因」,這亦是一種自我的防衛機轉,反正都是社工員的錯。同樣的,社工員在介入處遇時,也很習慣或很順理成章的就成為「權威者」或「教導者」的角色,提倡案主自決,或增強權能,做了老半天,好像也沒什麼果效,案家還是這個樣子,倒不如直接教案家怎麼做還比較快…。的而且確,以「結果論」而言,兩者亦無不同,這也反應出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因著文化差異,各國社會工作的模式都不盡相同。在台灣,這些年來有愈來愈多的學者強調「本土化的社會工作」,許多源自歐美的理論模型更應隨著台灣本文化的不同而略作修正以貼切當地的風俗民情。加上社工員都是依附著機構從事實務工作,機構亦有其限制與價值立場,因此,現實與理想會有不同,亦是在所難免。
 
系統理論在實務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即便存在著文化差異與機構限制,在這本書中有很多觀念與教導對實務工作者來說仍然是很好的提醒,亦呼應了「人在環境中」的基本社會工作觀點。社工員除了要學習「見樹亦要見林」,跳脫出「過度的個人歸因」與「苛責被害人」等先入為主的想法,並試著從整個家庭系統的角度去解讀眼前呈現的問題,像是有誰參與在這個系統中?有哪些次系統?誰影響誰?有哪些人受到影響?是否有結盟或聯盟關係?系統中是否有無用卻反覆出現的運作模式?各次系統如何交互作用?還有,在做任何的處遇前,先去思考這樣子的處遇方式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是否會破壞案家系統的穩定或帶來案家在短期內無法調適的變動?社工員自己是否已不知不覺的「成為案家系統內的1員」或某個家庭成員的結盟對象以對抗另一個成員?先探索案家內部是否有其他成員對案主有正面影響力,而不是急著展現社工員的專業實力,急著想立刻將行為改變技術使用在案主身上。當然,要培養系統觀點的思考模式,絕非一蹴可及,事實上,就算在美國,學有專精且有經驗的專業實務工作者(美國對實務工作者基本要求為碩士以上學歷,目前學士級社會工作者的比例已非常低)亦得要接受相當嚴格的專業訓練,並在實務工作中反覆操練,方能成為該方面的專家。但至少羊可以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就嘗試練習用系統的觀點來看事情,相信假以時日,就有可能真正以系統理論的觀點提供案家更專業更適切的服務。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頭腦笨笨 小肥羊 的頭像
    頭腦笨笨 小肥羊

    頭腦笨笨小肥羊的窩

    頭腦笨笨 小肥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